职工文化/ 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化 > 正文
抓住年尾
来源:江苏神龙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3.03.10 浏览次数:

作者:何效荣

   出于对二次“阳”的恐惧和一次“阳”的记忆犹新,我是打算宅在家里过年、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但终究经不住各种渲染春节气氛信息的“狂轰滥炸”,忍不住去水街去看了元宵灯会,也算是抓住了个年尾。
   这“狂轰滥炸”首先来自媒体的各种文宣,从党报到官媒、到知名网站、到自媒体,政府砸钱刺激消费,各大景区或免费或降价或发消费券,贴心地给您规划了各种出行文案,那种体贴、那种周到、那种人情味,让人不出去消费简直有点不通人情、不识抬举的感觉。
   接着就是各种喜庆、热烈的视频、图片充斥电台、电视台,甚至登上央视,当然也充斥朋友圈。晒行程、晒美景、晒游乐、晒刺激、晒幸福、晒快乐的,再加上不断刷新的电影票房和春运旅客流量,让像我这样窝在家里的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
   看着同事“春节空气都甜”的金句、大年踩街去的快乐、旅游中跳跃冰道的身姿,我终于动心了,带着家人赶上了正月十五的水街元宵灯会。
   文宣上介绍有赏灯路线、看戏路线、吃货路线,可到现场一看,全是人,一个挨一个,去哪儿根本由不得你自己,人流会推着向前走。执勤人员不停地大声喊“向前走、不要停留、不得逆行……”
   尽管是随波逐流、走马观花,但也确实很漂亮,哪儿都是美景,真不虚此行。我们从戴庄路,沿鹿鸣路寸步前行。路两边的树上灯笼高悬,喜庆热烈;光带勾勒出两旁高低错落的建筑轮廓。远处桥上的柱形灯笼鲜艳夺目、由远而近,站在桥上向南眺望,夜幕下的串场河倒影着水街、金融城等建筑,五彩斑澜、波光涟漪。
   过了桥,船形花灯金碧辉煌、鲜艳夺目,船帆上大大的“水街”二字招揽着游人。绕过船形花灯,来到串场南路,更觉游人如织、寸步难行。路两边各式摊贩热情吆喝,吃的玩的,尤其各式花灯琳琅满目。
   来到水街西门,石牌坊门柱上书两副对联,红底黄字、光彩四溢,让人耳目一新。第一副上联是“一望串场如画五分水色十分景致”,下联是“半翻历史似歌千载乐奏万载诗文”;第二副上联是“画境陶然心境烟桥云阁何其美也”,下联是“春风醉了民风社戏乡音不亦乐乎”。对仗公正、纵横古今。远处亭台楼阁遥相呼应,如临仙境。
   往里走,驿水桥上游人如识,拱形桥洞下五彩戏台、观游人群倒映水中、如诗如画。这里是最拥挤的地方,也是警力最集中的地方。身不由已,上桥北挪,经水云阁、过水云阁,由西门返回。明知所看美景才“冰山一角”,但看看这么多的人、警察这架式,听听“暂时关闭、不得进人”的指令,我想还是早点出来好,一来为了安全,二来也算给进不来的游人腾地吧。
   哎,抓个年尾出来凑个热闹,也算这个年没有白过。


收藏此页】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