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效荣
4月25日去合肥开会,顺便去江淮汽车采访驻厂办事处。作为单位内勤的我,说句玩笑话,是属于“圈养”的,少有机会外出,得此机会非常兴奋,落地之后发了个朋友圈显摆了一下,无意中惊动了分别三十五年战友,引发了一次难忘的重逢。
来电的名叫唐照勇,是我江浦士官训练大队的同班战友。他在来电中说,效荣班长你不够意思,来合肥也不通知一下!今天无意间刷朋友圈,发现我在江淮厂,那是他治安辖区!问我会议进程怎样,让我务必安排时间聚一聚。
这通电话,一下子把拉回到1987年9月,位于南京市江浦县汤泉镇的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后勤士官训练大队。跟军旅作品中描述的一样,入学报到后,我们一人一个大扫把打扫卫生,然后编班,结识了同班的战友。尽管知道班里有四名安徽战友,但没有一个是合肥的,真不知道有战友转业在合肥,唐照勇的电话让我既意外、又亲切。
次日下午五点多,我还在会场,唐照勇便早早打来电话,让我把办事处的同事一起请上。由于是下班高峰期堵车严重,近一个小时才赶到会址,和唐照勇一同来的还有战友柴叶林。唐照告诉我,他联系庐江的孙晔鹏了,孙晔鹏教育局里走不开。我告诉唐照勇,收到孙晔鹏的来电了,我理解。
我们来到肥西的一家甲鱼馆,唐照勇的夫人带着烟酒已经等候多时了。唐照勇说,何班长说胃出现了肠化生,滴酒不沾了,柴叶林也正吃药。我呢,公安队伍上抓得很严,非节假日不准喝酒,在家里也不行。局里会抽签,拿着酒精测试仪跑到家让你吹。既然三兄弟都不能喝酒,我就找了这个甲鱼馆,大家弄老鳖啃啃、老鸡汤喝喝,聊聊家常、叙叙旧,好不好?我和叶林同声称是。唐照勇话锋一转说,既然酒都带来了,要不你们两个少喝一点,哪怕喝点红的。我连忙摆手,坚决地说一滴酒也不喝,要不叶林来点。柴叶林也直摆手直摇头。
上桌的甲鱼个头不小,有盆口那么大,在我们盐城也是价格不菲,合肥是省会城市,价格肯定也很漂亮,唐照勇热情的把甲鱼盖分给我和同事,我们也只得盛情难却。大家一边品尝满桌美食,一边回忆昔日往事。
这个后勤士官训练大队是百万大裁军、军队体制改革的产物,原为基层后勤军官的摇篮。士官一词由外军引入,中国军队里叫志愿兵,院校培养出来的为军士长、义务兵选转的叫专业军士。1989年军衔制改革后,设立了军士长军衔,是士兵的最高层次,士官不是官是它的准确定位。
不少同学提干获得了干部身份,转业到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也有干到志愿兵役制期满转业的。转业时,我们这些服役13周年的士官与服役2年退伍的城镇义务兵享受同等的安置待遇,有关系的进入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获得职工编制,像我和柴叶林这样没门路的进入企业工作。不过我比柴叶林还惨,他至今还在国企,而我2003年就下岗失业,“从头再来”的日子非常艰辛,曾一度两口子打四份工都难以度日……
唐照勇知道我和柴叶林的情况,尽管我们表述知足常乐、坦然面对现实,他依然非常顾及我们的感受,尽量回避我们俩的痛点。我们一起回忆冬天吃苦油菜,夜里冷得钻一个被窝,周末请假跟买菜的卡车进城,抬泔水上山喂猪,班级菜地里浇水种菜,校园里凿石修路,操场上踢正步,教室里拨算盘,礼堂里拉歌,山沟里按方位角行进……
记得有一周上烹饪课,结业作业是统一食材自行加工。我们班手忙脚乱一阵忙活,领先完成。具体哪几个菜已记不清楚了,只记鲢鱼挺大的。开吃时,大家吃着吃着,筷子居然夹出了长长的鱼肚肠,大家轰然大笑,鱼肚肠没扣掉,吃得也挺香、味道也不错……
席后,唐照勇还特地给我拿了一个祁山红茶的礼盒,说是当地特产让我带回品尝。虽然没有喝酒,但是一股暖流从我心底传遍全身。去年我家蒙难、儿子患病,唐照勇是众多伸出援手的战友之一,今天此番打扰,连吃带喝又拿的,我同事不解地问“你战友怎么对你这么实诚呢?”柴叶林也热情地邀我次日中午再聚。我很感动,我说舍不得一次都吃完,得留着以后再聚,希望他们早日到盐城作客,希望再次相聚的那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