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化 > 正文
只讲立场不讲是非
来源:《神龙报》2013年第八期总第30期 发布时间:2013.09.16 浏览次数:
  只要是中国人,都对“站稳立场”这个词不陌生。
    什么是“立场”?一则“最高指示”就是“立场”的高度概括:“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立场”的本质就是“认清形势站好队,认势不认人,永远站在势力较大的一边。”“立场”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两个团队发生利害争执,你得“认清形势站好队”,如果判断错误“站错队”,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就算你是诸葛亮也不例外。
     二是你得无条件服从本团体领队的指令,就算明知领队在胡说八道,也不能说半个“不”字。
     三是你得无条件维护本团队的急功近利,哪怕明知本团队无法无天,也得跟着团队随波逐流。
     四是你得无条件为本团队成员“护短”,哪怕明知此人是祸害团队利益的“老鼠屎”,也不可对外认错,就算要处理也只能用“内部纪律”。
     五是只要属于本团队“认为”的竞争对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假想敌,你就得遵从“坏人推论”。对方干的事再好也坏,对方团队也“没有一个好人”。哪怕对方在无偿献血,也得炒作成“别有用心”,就算对方团队出了鲁迅、孙中山,也一样要诬为“敌对势力”。
    “立场”的行为逻辑,属典型的“帮派思维”。
     什么是“是非”?和“立场”相比,“是非”的内涵就要简单得多。
     只看你的所言所行是“有道”还是“无道”,是“务实”还是“做假”,是维护了还是伤害了社会公德和公众利益,是推进了还是阻碍了国家民族的文明进步。
     一切都是就事论事,不管你来自何门何派,也不管你先前做了多少好事或坏事,只有一个答案,不存在双重标准:和尚不能吃肉喝酒,大学不能卖文凭,专家教授不能说昏话,教师不能发职业财……这都是必须遵从的“职业道德”,而不是你的“自由”,更不能从“改革”上找借口。
  一加一就是等于二。不管你是男女“相加”有可能孕出一胎或者孕出双胞胎,它的正确答案就等于二。
  传统中国曾经是一个讲“是非”的民族。我爷爷讲过,本地熊氏家族在上世纪30年代活埋了四个人,原因是我族和仇家发生械斗,那些后生依仗熊氏在当地的大族地位,居然冲上去对仇家的大姑娘动手,脱下了对方的上衣。这等伤天害理之举,不用仇家上告,本族人就义愤填膺把四人活埋了。这或许是熊氏家族能成为当地望族的主要原因。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民族放逐了“是非”转而向“立场”投诚了。
    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一直被要求“站稳立场”“立场鲜明”,却很少被要求“分清是非”。
    在“文革”的疯狂岁月,“阶级敌人就算跳下急流舍身救人,也一样是别有用心,企图磨灭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久而久之,我们可能堕落为一个没有“是非观”的民族。
                         (作者:熊飞骏,摘自《才智》2013年第6期)
收藏此页】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