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化 > 正文
“低头吃饭”的故事
来源:《神龙报》2013第10期总第32期 发布时间:2013.11.11 浏览次数:

 作者  文媛

   好久没有回家了,有些想儿子了,毕竟他才十岁。放下大包小包,抄起围裙系好,直奔厨房,我得给家里人做点好吃的。
   菜切的哐哐响,铲子上下飞,转眼间醋溜排骨、红烧肉、煎带鱼、西红柿炒蛋,凉拌黄瓜就让我摆上了桌。还未等公婆及丈夫上桌,我的儿子先跑到桌边上,用手一搂盘子:排骨是他的最爱,这是他的菜,红烧肉肥的不多,那也是他的菜…… 一盘凉拌黄瓜他说不要了,吃不了那么多,摆到他爷爷奶奶的面前就只有这盘黄瓜了。我愣住了,我的儿子怎么这样子?他是没有学过孔融让梨?还是不懂得尊老爱幼?公婆却两眼笑眯眯的说:“随他呢,只要他喜欢吃!”面对着儿子的举动,我无语了!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吃的不是包米馇子,就是谷子磨出的小米。一年到头逢年过节才有点好吃的。偶然吃顿肉,我能把骨头嚼碎了咽下去,虽然是那样一个年代,但是记忆中爷爷奶奶的伙食是不错的。在城里工作的姑姑,总是给爷爷奶奶带来好吃的,什么麻花啊,糟子糕啊等等,那香甜的味儿能把我的馋虫勾得能爬出来老长。可是哥姐们在爸妈的教育下,居然看都不看,饭桌上,爷爷奶奶有白米饭,小炒菜。爷爷奶奶也疼我们,总是偷偷的拔些到我碗里,可是刚到碗的好吃的,就被妈妈倒回爷爷奶奶的碗里,还埋怨爷爷奶奶说:“小孩子要教育的,他们以后有得吃呢,还有这是她姑给你们买的,不能枉了她姑的一片孝心 。还有她大伯、她叔家里也有小孩子也小呢,你给不过来的,而且我可不想被他们误会,我把她姑给你们的好吃的都给了我的孩子们。”一向温柔的妈妈把话说得杠杠的。
   往往这时我就恨妈妈,觉得我不是他亲生的。我的碗里只有包米馇子,我扒拉着碗里的饭,眼睛却直盯着爷爷奶奶的碗里看,感觉被人在桌下踢了一下,原来是大哥,真疼的,我又不吃,就看看,看看都不行。我委屈,丢下碗去一边抹眼泪。妈把我抱起来,耐心地和我说:“爷奶都上了年纪,辛苦了一辈子,得让他们吃点好的才是,你吃的时候还在后面呢,这叫做孝顺!我的老姑娘是个好孩子,长大了肯定也是个孝顺的孩子呀!做个孝顺的人,到哪都能把头抬的高高的,人见人夸呢”。是啊,祖辈们辛苦了一生,作为晚辈,我们理应尊老!这是种高尚的美德。从那以后,我吃饭从来都是低着头,只看碗里的饭,不看别的地方一眼。而做事,我都把头抬得高高的,因为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低头吃饭,抬头做事!直到现在,我也是始终保持着这种习惯。
   而今,我的儿子也在慢慢长大。因他身体不太好,我平时又忙没有时间照顾,爷爷奶奶姑姑对他都是疼爱有加,从小锦衣玉食,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儿子简直就是在蜜罐中成长,但或许这种爱也是一种错吧。我想,有必要和他讲讲我小时候低头吃饭的故事了!

收藏此页】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