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点说,我的旅途是从南京站开始的,乘坐的高铁虽然快得像飞一样,但窗外的景色依然能尽收眼底,高铁过了浙江以后,山渐渐多了起来,有很多路段建在矮矮的山坡上。顺着山坡放眼往下看去,收在眼底的树木草色居多,房屋、桥梁什么的都是傍着自然建造起来的,并不觉得突兀。偶尔看到田间放牧着的几头牛悠闲的吃着草,几只鸟悠闲的站在牛背上梳理着羽翼,如此美丽的景色,让人想拿回去放到房间里挂着……
五个小时的高铁旅程转瞬即到。呵,原来宜春离我并不遥远。跟随导游进酒店安顿好住处,稍作休整,我们这支15 人的团队便浩浩荡荡的向明月山出发了。
车上,导游开始向我们介绍明月山的概况和关于她的美丽传说。明月山最高海拔一千七百三十五米,属武功山脉。拥有八十多个景区。明月山其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该山脉的五座山峰其走势形状,从空中往下看酷似一轮弯弯的明月,因此得名;二是,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男的勤劳勇敢,女的聪明贤惠,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天,丈夫上山去打猎,从此寥无音讯。日复一日,妻子朝思夜盼,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村里的人都说她丈夫肯定是被野兽吃了,劝她放弃。不知什么时候,这女的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一个夜晚,半山
腰出现一个圆圆的大月亮。此后,每天夜晚如此。人们哪里知道,是那个倔强而又忠贞的女人为了寻找丈夫毅然把家搬到山上,那月亮就是女人点亮的灯笼,她要为她的丈夫指明一条回家的路。久而久之人们相信山上也有个月亮,故而得名,多么美妙的传说。
一个小时后,车开到了明月山下。随着导游步子,我们拾阶而上,抢先映入眼帘的是石门上雕刻的对联:雄峰卫明月,奇林会春秋,圣境。因为一心想早些上山看到瀑布,忽略了沿途其它风景。一路小跑上了看似架在半空的晃月桥。这座遥遥晃晃的桥,长大约四十多米,宽两米左右,它是由五千九百九十九个铁环连结而成的。看着悬空的晃月桥,吓得我腿直哆嗦,不敢上去。一位刚刚过去的大爷,在对面鼓励我说:“孩子,别怕,别看下面,要向前看。”可当我抓着那摇晃不稳的铁环时,我就是闭上了眼睛,愣是不敢迈出第一步,我想我是过不去了。对面的大爷是个热心肠,见我这样子,索性又走了过来,抓着我的手向前走,一遍两遍,直到我像走平路一样,大爷才笑着说,你看,没什么怕的嘛,不向下看,向前看。真的呢,我突然发现我居然不再尖叫,居然战胜了恐高心理,真要感谢这位大爷呢。路渐渐地险了,这时,有的人放弃了上山的打算。我们则继续前行,不见明月山真面貌决不罢休!少许,走得气喘吁吁的我们不知登上了多少个阶梯,抬头望去,只见鱼鳞瀑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天而降,拥雪浅玉,轰然雷鸣,声闻远处,蔚为壮观。我忘却疲惫,掏出像机咔嚓咔嚓照下这云谷飞瀑。我们又直奔瀑布的下游,不顾飞溅的浪花,尽情地玩耍,细细地品着甜滋滋的山泉,感受着上苍给予人类的馈赠。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成长,明月山之行让我克服了恐高心理,真是值呢。明月山的景色让我心旷神怡,而那个登山遇到的老人,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