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是老妈的领地,但原本可不是这样。
听爸说,他们刚成家那会儿,还没我呢,妈随营生活时,爸是部队司务长“科班”出生,该算是厨房里的好手,家里都是爸掌勺,他做的金鱼形皮蛋冷盘、水煮鱼片、宫爆鸡丁等拿手菜也曾让战友们赞不绝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妈自学成才、厨艺渐长,觉得爸爸的作品这不好吃、那不好看,这欠刀功、那差火候,逐渐把爸爸“架空”,让他淡出了厨房的舞台,而她自己成了那里的主宰。
不单是厨房,在家妈也是“一号”。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没能置下什么家产,好在下手早,于09年买下了经适房,由于地处“双学区”,有了一定的升值,姑且算得上一样资产,房产证、土地证上都是妈妈的名字。尽管户口簿上的户主是爸爸,那只是个“虚职”,妈才是家里的“实权派”。爸说这个他自愿、他乐意,可在厨房里从主厨沦为洗涮涮的下手总感觉心有不甘。
我从部队退伍回来,爸看到了转机,乐坏了。因为我曾在他面前夸过海口,称在部队帮厨期间偷师学艺、能烧得一手好菜,连蒸馒头、包包子的也不在话下。今天,周末妈加班不在家,爸就撺掇我,希望和我老少联手,小的主厨、老的当下手,来一场厨房“政变”,让妈从厨房下岗、一边凉快去。
我以为爸说说而已,没曾想他说干就干,屁颠屁颠地从超市买回了黑鱼、猪肉、鸡脯等一大堆食材,让我多做几道妈爱吃的菜,彻底征服妈的胃,让妈妈心服口服地交出厨房大权;他还买来了蒸锅、面粉、酵母,说要让妈看看自家厨房里是怎样“炼”馒头和包子的。我后悔自己把话说大了,可覆水难收,怎么说,我也不能打击他的热情呀,我灵机一动,来了个缓兵之计。“爸,咱家现在就三口人,做多了吃不了。这做面点费时间,等元旦再做吧,今天我们就简单点,把酸菜鱼领衔的三菜一汤端出来,妈就知道我们的厉害了。爸点头。
于是,爷儿俩围上围裙、戴上护袖,爸负责吡鱼、清洗,我片鱼片、打蛋清、挂糊、准备配料,打火、爆油……一阵紧锣密鼓之后,一盆熘鱼片便新鲜出锅了。爸见状乐得合不拢嘴,连夸我的手艺好,鼓励我乘胜“追击”、继续努力。接着,青菜炒香菇、炒三丁、西红柿蛋汤也相继出锅了。
再看爸,已经把餐桌擦得干干净净、餐椅排得整整齐齐。菜刚端上桌,门外便传来“哗啦”的钥匙声。爸对我相视一笑:“你妈快要‘就范’了”。
“好香啊!”妈一进门,愣住了,惊讶地说,“能耐不小,挺能整的呀!”
爸媚笑:“不是我,都是你儿子的‘杰作’。”
我立即辟谣:“我爸才是‘主谋’。”
妈幸福地笑了:“瞧你们爷儿俩这点出息!不过,对你们的‘洪荒之力’我很满意啦。”妈穿上爸递来的拖鞋,坐到我拉开的椅子上大声宣布:“开始吃饭喽!”
其实,幸福有时候,真的很简单,就像今天,厨房“政变”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的情景!
(何世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