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带口头禅、随口便讲的现象到处可见,有人也许是带有情绪的发泄,有人也许是长期形成出口成脏的一种习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让别人重新认识了这种人。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最忌讳那种傲慢的腔调,趾高气昂的神情,刻板僵硬的语气。而谦逊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调,能给人一种心悦诚服的力量。
说过头话、刻薄话、挖苦话、讽刺话、伤害感情的话,都会给别人的心灵留下创伤。剑伤肉体,语伤灵魂,逼急的兔子也会咬人。尽量避免舌头惹麻烦,不搬弄是非,不说人之短,不谈人隐私,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做人口下要留情。当遇事应当表露时,不要畏畏缩缩,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要勇于把当时的情况讲明,否则会人为地引起麻烦,产生误会,事后难以说清。
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言语是铁,沉默是金,有时沉默、闭口不言比多说好,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多说多惹麻烦。有些事不需要自己表态,情况还不了解,就应当警告自己闭上嘴巴。
难怪有位哲人说:在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一是说话训练,二是沉默。只要不是哑巴,谁不会说话?其实,说话中大有学问。有时,想说,而不能说;想说,而不该说;而有时,想说,而不会说;想说,而不敢说。善于说话的人,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把道理说清楚、动听,使别人乐意接受。有些人口若悬河、出口成章,描绘多少金玉良言、绝词妙句、豪言壮语、警世箴言,真是善言健谈。又有些人信口雌黄、搬弄是非,制造多少废话、蠢话。是的,说话轻浮,行动也草率,长舌头和头脑简单是亲家,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得跳。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言可畏,有时舌头底下可以压死人。
言语还是思想的衣裳,在粗俗和优美的措辞中,展现不同的品格,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间为别人描绘自己的轮廓和画像。在说话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全部的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日常生活中注重语言方面的表达,显得由为重要。
(徐兰芳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