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化 > 正文
《逃出克隆岛》观后感
来源:江苏神龙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19.01.10 浏览次数:

胡  敏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看了电影《逃出克隆岛》。影片讲述了生于21世纪中期,男青年林肯·6E生活在一个貌似乌托邦的社区里。梦想被选中成为“神秘岛”的访客,因为据说那个岛是这个星球上惟一没有被污染过的一片净土。但是不久后的一个意外让林肯惊觉:他其实是“神秘岛”居民们的克隆人,他的存在只是为了给他的“原型”提供各种更换用的身体零件……
    看完电影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一则“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新闻,这则新闻也引发了长时间的热议。不禁感慨这种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有违人理道德的事情,居然真的在悄然发生。
    电影中“秘密基地”远离正常人们的生活圈,科学家对外界宣称克隆人是没有意识的,如同植物人一样,只是用于培养人体器官的载体。事实上那种理想状态的研究屡次失败,最终他们培育出的是一个拥有15岁孩子智力的克隆人,他们赋予了克隆人灵魂,却剥夺了他们社会层面的权利,这就是一种伦理和法律越权的现象。如果不是男主人的逃脱,那么这个弥天大谎也不可能被揭穿。
    回归到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上,我们也难以想象贺建奎,在让这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出现在媒体大众前,实施了多少活体实验,是否也会存在电影里一样的“秘密基地”,更难以想象未来是否会如霍金所预言的那样,基因工程将带来超级人类,未来富豪们能够编辑自己和孩子们的基因,以达到完美的标准,而普通人只能被挤压甚至被淘汰。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开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总会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去冒天下大不韪,违背人理道德,基因编辑也许是科学的进步,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使用,将会是人类文明史的退步。

收藏此页】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