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代沟
来源:《神龙报》2012年第4期总第14期 发布时间:2012.04.28 浏览次数:
缩短代沟,需要家长做出更多努力,尤其是精神准备。 ——代题记
社会上普遍出现的问题: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作为母亲的我。如果哪位家长也出现类似的问题,请听听专家的意见。
从心理上分析,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有独立思考的要求,他们易冲动、易受他人影响,渴望独立、渴望得到成年人和社会的承认;恰恰相反,成年人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个性也趋向稳定,对子女寄托的希望不断升值,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去要求子女。现在,一些子女的青春期与母亲的更年期重合,处于更年期的母亲们很容易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再加上繁杂的工作和家庭重负,使她们成为心理负担颇重的"易燃易爆"体。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谁不想父爱母慈,儿女听话,有出息?要想一家和乐,缩短代沟,需要家长做出更多努力,尤其是精神准备。承认代沟:面对代沟,不要回避,要迎刃而上;及时沟通:交谈是最好、最直接的沟通方式,父母应主动创设谈话情境、营造交流氛围,多与子女"以心换心"; 宽松要求:适当降低对子女的要求;相互尊重:不要给孩子过分的爱,而要给孩子一片"情感自留地"; 学会接纳:对待子女我们应学会在接纳、容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求同存异:如果两代人之间的某些差异极难协调,那么父母就该求大同、存小异,理解、尊重子女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绝不可将自己偏爱的某种模式强加给对方。
我省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李晓凡和儿子王树之间的故事可以借鉴。从称谓就可以看出李老师和儿子之间的平等关系:哥们、老同志。一次,李晓凡无意中发现一封写给儿子的情书,她没读内容,悄悄把它放在桌上。这是她无声地告诉儿子:妈妈知道这事儿了。冷却一段时间之后,儿子坐不住了,主动和妈妈谈起一个女生。李老师没有大惊小怪,反而鼓励儿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场容易激化的早恋风波顺利地平息下来。
尽管不乏成功个例,专家依然提醒,不要指望能彻底填平代沟。代际冲突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当然,这需要家长采用恰当方式,与孩子和睦相处、让孩子健康成长。 (徐兰芳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