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承
来源:江苏神龙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19.07.10 浏览次数:
儿子第一次吃粽子,问他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因为喜欢吃葡萄干,就说喜欢吃葡萄干口味的。然而在吃的时候才发现,这货居然跟我小时候一个口味,喜欢吃白粽子,什么馅都不要的那种,无奈现在的粽子都是甜的或是咸的,他就挑赤豆粽的白处吃了几口,也不管他的葡萄干粽子了。
上了小班的儿子也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包、门上插艾草……我就问了一句“你知道端午节要干什么吗”,他就叽里呱啦在我面前说了一堆。老师讲得真多,还省我科普了。
本还与QQ好友感叹本地端午文化活动不似他们广东,有赛龙舟可看。次日便在好友群中得见龙舟赛事现场视频:信都江上,风雨交加,艘艘龙舟,未有退缩。锣鼓阵阵,骇于劈雷之喧;片片桨叶,激水花于江上。
身边的儿子看了“哇”后,问他们在哪里划龙舟的,说是也要去。本想回他一句,我还想去呢。一细想,貌似我也想去看看,估摸着寻个机会,说不定还能去一趟,也就耐下心来跟他说了一通。
儿子虽知端午活动,却不知何为端午,为何吃粽,为何有龙舟赛。我就随口一问,他就拉着我十万个为什么,平时问我花草名字应不上来,问我国学文化,这还不是信手捏来了,看他一脸认真地看着我,还不跟他细细讲来——
在战国时期,也就是很久以前,有个叫楚国的地方,那个国家有个叫屈原的诗人,他也是一个政治家,经历了从变法改革到谗而见疏、流放汉北、放逐江南,最后只剩绝望的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纵身一跃,投入这汨罗江之中。
“原以五月初五投汨罗,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筒贮米祭。”而后有蒲剑悬于庭上,艾条插于门前。端午文化从战国时期起,一直保留至今。
虽说各地风土人情不同,端午文化会有些许差别。但提到端午,无论哪儿,首先想到的都是粽子,每年五月初五,豆沙粽、红枣粽、咸肉粽、蛋黄粽等百味粽齐聚,华夏人民都在此时共享粽子的美味,纪念伟人屈原。
我讲得真切、儿子听得懵懂,但我坚信他将来一定会懂的,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吧!(陈林)
上了小班的儿子也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包、门上插艾草……我就问了一句“你知道端午节要干什么吗”,他就叽里呱啦在我面前说了一堆。老师讲得真多,还省我科普了。
本还与QQ好友感叹本地端午文化活动不似他们广东,有赛龙舟可看。次日便在好友群中得见龙舟赛事现场视频:信都江上,风雨交加,艘艘龙舟,未有退缩。锣鼓阵阵,骇于劈雷之喧;片片桨叶,激水花于江上。
身边的儿子看了“哇”后,问他们在哪里划龙舟的,说是也要去。本想回他一句,我还想去呢。一细想,貌似我也想去看看,估摸着寻个机会,说不定还能去一趟,也就耐下心来跟他说了一通。
儿子虽知端午活动,却不知何为端午,为何吃粽,为何有龙舟赛。我就随口一问,他就拉着我十万个为什么,平时问我花草名字应不上来,问我国学文化,这还不是信手捏来了,看他一脸认真地看着我,还不跟他细细讲来——
在战国时期,也就是很久以前,有个叫楚国的地方,那个国家有个叫屈原的诗人,他也是一个政治家,经历了从变法改革到谗而见疏、流放汉北、放逐江南,最后只剩绝望的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纵身一跃,投入这汨罗江之中。
“原以五月初五投汨罗,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筒贮米祭。”而后有蒲剑悬于庭上,艾条插于门前。端午文化从战国时期起,一直保留至今。
虽说各地风土人情不同,端午文化会有些许差别。但提到端午,无论哪儿,首先想到的都是粽子,每年五月初五,豆沙粽、红枣粽、咸肉粽、蛋黄粽等百味粽齐聚,华夏人民都在此时共享粽子的美味,纪念伟人屈原。
我讲得真切、儿子听得懵懂,但我坚信他将来一定会懂的,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吧!(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