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化 > 正文
桅子花开 (朱寿刚)
来源:江苏神龙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19.08.16 浏览次数:
    清晨的睡意中,隐约嗅见一阵花香,熟悉的味道让我不禁睁开眼睛去循迹察源,原是床头柜上放了插着三朵桅子花的花瓶。
    我正看着花出神,妻笑吟吟地走过来:“一个大男人家的,总是喜欢掐人家的桅子花。喏,怕你被人笑话,坏人我做了,来闻闻。”说完便把花瓶往我脸上凑。
    “当心,别把水洒床上”,我接过来对着花朵深吸一口气,一如当年的浓郁扑鼻,儿时的记忆大门瞬间便打开了。
    童年的我特别怕热,年年公历六月份就开始睡凉席,到了三伏天再罩上棉纱蚊帐更是热得难以入睡。
    奶奶总是在蚊帐顶上系上两三朵桅子花,让我枕着她的臂弯,轻轻摇着芭蕉扇。凉风扇来桅子花香,静逸中,我总是能很快地睡着。
    由于我对桅子花钟爱,奶奶干脆在房前的稻田边种了一片。夏夜里蛙鸣声声,花香阵阵,这份童年的记忆深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后来条件改善,有了电风扇、点了蚊香,却总感觉没有小蚊帐里奶奶的芭蕉扇和桅子花香那么舒适让人安静。如今奶奶离开我已经二十年了,当年的懵懂孩童早为人父,才明白很多质朴平常的物与事,过了某个节点便不会再有,也才弥足珍贵。就像这入夏便能信手拈来的桅子花,那么平常却花期只有一两个月,况且年年花相似,岁岁人更不同,错过了便是永失。
    蓦然回首,往事如烟。尤其是看到家里原先的老物件,经常记忆里某个亲情的片段突然浮现,再也无从报答的亲恩啊,心生一缕欲罢不能的憾恨总让我深感惋惜与内疚。 
    后来我在爷爷奶奶的茔地前种了一丛桅子花,河边栽下一棵柳树。夏夜月下柳影低垂,桅花朵朵盛开,想来也是静谧安详。我明白,做这些,到头来其实慰藉的是我自己的情感,缓轻自己的歉疚。
    “想啥呢?又发呆了”,妻嗔怪道,“早饭下的小馄饨,快起来吧,一大早爸来电话了,说是今年他第一次种的蔬菜就收获不小,青椒茄子西红柿,黄瓜豇豆红苋菜,叫我们今天有空回去呢”。妻子连珠炮般的话打断了我有些伤感的思绪。
    “好,回家!”我一个翻身坐到床边斩钉截铁地说,“爸这是想孙儿了啊。”
    妻呵呵一笑:“谁说不是啊,隔代亲隔代亲,就是想他孙儿了。”
    吃好早饭,家中收拾停当,妻子提着给爸爸网购的中老年奶粉,我们开车回老家。来到爷爷奶奶的茔地,那一大丛桅子花,乳白色的花朵开了不少。
    爷爷奶奶,你们的儿子想他孙儿了,今天我带他回家。你们的孙儿也来看看你们……
    一路上妻子开的车,我就坐在副驾驶沉默不语。是呵,回报亲恩最好的方式便是亲情的陪伴和慰藉,儿孙膝下承欢,何须煽情的告白?
转眼间,车已停在老家门前,老家奶奶当年种下的那丛桅子花,在爸爸照看下长得很好,开得正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父母安好,便是晴天!亲情相伴无闲愁,便是人间好时节。
收藏此页】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