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化/ Culture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化 > 正文
吃汤圆
来源:江苏神龙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2.03.07 浏览次数:

作者:杨方

   自我记事起,就爱吃汤圆儿。大年初一起床后,青花瓷碗里飘浮着颗颗洁白汤圆,皮儿薄薄、馅儿多多,咬一口,软糯醇香……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记得以前,每到快过年时,母亲都会去磨粉。将晒干了的糯米和粳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放在清水中浸泡几天,然后拿到石磨上去磨。磨的粉不多,母亲一个人一边推着石磨转动,一边添米加水,吱吱啊啊的,几个小时就完成了。磨好的水磨粉装在口袋里,再慢慢阴干,拿出来就可以做汤圆了。后来统一用机器磨,磨出的是干粉,可总觉得这味道就大不一样了,绝对没有水磨粉那么细腻、柔软,滑溜可口。这汤圆想包的好,没有一点耐心和技术恐怕是不行的。关键之一是糯米粉要调得干湿恰当:太湿了,立不住,容易塌;太干了,包不住,要开裂。放馅的手法其实和包小笼包子基本一样,芝麻、豆沙、肉馅的,样样都能包。
  快节奏时代的今天,什么都机械化、电气化了,商场里多的是现成的酒酿、小圆子、汤圆,买回来烧一下就成,甚至还有即食的。方便是方便,就是少了点什么。元宵节了,还是亲手做一碗汤圆吧!

收藏此页】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