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8月3日至5日,集团组织部分员工前往黄山旅游风景区观光游览,培养团队观念、领略秀美江山。
此次员工旅游有两个选项,一是黄山二是云台山。一度选黄山的同事太多,差点没去成,当确定我去黄山方向时,心里真是乐开了花,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
我是个旅游爱好者。映像中,最早的旅游是在乡农具厂工作期间到海滩上去玩,再往前只是随大人外出,属于“跟路宝宝”,跟旅游沾不上边。
那次去海边是刚出校门不久,同事中还有不少高中校友,正是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我们一起骑自行车来到海边,躺在草地上看蓝天白云,坐在沙滩上远眺大海,在浅水里追逐嬉戏,至今难以忘怀。
再往后,在部队上与法院、检察院的同志一起执行任务,有幸登天安门城楼、逛故宫,坐船浏览松花江、瞻仰防洪纪念塔、游太阳岛。
再往后,在部队参加省总队英模事迹报告团,看遍了省内地级市的主要景点,如南京总统府、苏州虎丘、无锡鼋头渚、扬州瘦西湖、淮安总理纪念馆、徐州淮海战争纪念馆等等,当然,本市重建新四军纪念馆由于部队活动去过多次不在话下。
退役后,在单位上参加省职工读书演讲比赛有幸去古镇周庄转过一圈。
到神龙后,多次参加党总支组织的活动,我北面去过沂蒙山、到过台儿庄、爬过泰山,南面到过嘉兴南湖、嘉善西塘。
尽管去过不少地方,但对黄山的向往却不是一天两日的。记得儿子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二哥学校组织老师去黄山旅游,我便让二哥带上儿子游黄山,儿子回来的描述,更加增添了我对黄山的神往。
二
为了此次黄山行,我上网查攻略,提前两天收拾行李,换洗衣服、充电宝、自拍杆、防水手机套、雨衣、登山杖各式准备一应俱全。约定五点半到公司集中,我四点就醒了早早地背上行囊,骑上电动车往公司赶。没想到刚出小区门,电动车没电了。因为自从去年八月有了“双拥”免费公交卡后,我就乘公交车上班了,尽管也定期给电动车充电,但电池还是老化了。我赶紧调头,换上自行车。好在起得早,不然怕是赶不上趟了。
刚到公司,远远地看到神龙大厦前旅游大巴已经发动,人们正在往车上安置行李。我急忙把自行车停到车库,上楼取来摄影器材,这才踏踏实实地上车安置行李、坐了下来。
三
车子缓缓驶出神龙公路港,集团党总支潘书记向大家宣讲旅游须知,就安全行车、文明旅游等方面提要求,随即建起了“神龙黄山三日游”微信群,在群里进行了人员分组,落实各组负责人,发布了旅游简介、基本行程和注意事项。然后开始了漫长的车程。
车上,有的在车座间支起简易桌面甩起了扑克,有的在手机上追剧,有的手机聊天、上网,有的远眺车窗外的路边景色,还有的倚着椅背闭目养神。
我深知长途旅行和即将翻山越岭的辛苦,选择了后者,而且不久就进入了梦乡,美美的酣睡起来。一觉醒来时,车子已经过了马鞍山。
四
旅游的第一站是天湖漂流。经过八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我们终于用上了午餐,然后经人造鬼屋等自然或人造景观,来到天湖漂流景区。景区内的天河河道上建有天河谷漂流,总长1.9千米,其水量丰富,河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河道两岸风光旖旎,山体葱翠,翠竹夹岸。漂流以橡皮艇冲浪为主打项目,上下落差29米,沿途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原生态漂流带来的刺激与快感。
我和同事小李合乘一只皮划艇。我有过一次山东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漂流的经历,小李没有,他说,我才不想“湿身”呢,我得把雨衣穿严实喽。我告诉他浪大穿雨衣没用,他不信。我们刚坐进艇里,他就后悔了,屁股全湿了。我们操桨向起点划去。可是我们都是旱鸭子,不会划船,很多游客都和我们一样,划起来挺用劲,艇就是不向前,一个劲地原地转圈与别的艇乱撞。
物流公司有两个副总,都是青年才俊,特别爱玩,特地买了水枪、水勺,装备起自己和他们的属下,不但主动向“手无寸铁”的同事们“开火”,还逼着属下向大家喷水,然后几艘有“兵器”的小艇就相互攻击起来。
随着引导员用带钩的竹篙把一艘艘小艇拉入漂流水道,我坐在小艇前面,小李坐在小艇后面,把桨顺放在艇内,两手紧攥艇两边的绳索,两人一起欢笑着顺流俯冲下去,艇头一下子闷进水里,瞬间又冲出水面向前跃去。小李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说,早知听你话不穿雨衣好了,现在全身湿淋淋,雨衣粘在身上难受死了。
来到平缓水面,水仗战事又起,这边射来一束水柱让人透不过气来,那边洒来一勺水花铺天盖地,有“武器”的匆忙应战,没有的赶忙把艇划开躲避“战事”。
我和小李都是苦于没有“兵器”,遭到两个副总的多次攻击,当我发现手里有一只饮水瓶时,便决定发动一次反击。我稍稍地把艇划近他们,他们发现后感到不解,“哟,你们想干什么,赤手空拳的还要来袭击我们不成?”说话间,我举起瓶子对准他们的艇用力把瓶子里的水挤了出去,可惜水流太小、无力,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毕竟宣示了“亮剑”精神。随即遭到了“敌人”疯狂的反扑,我们只得调转艇头,逃离“战场”,在一旁用手机记录“战事”,浏览两岸迷人的风光。
五
第二天上午集结准备登黄山。行前儿子担心天气不利出行,说你们怎么选个台风来袭的天气去黄山?战友们也在群里起哄,笑话我到黄山看台风、到黄山抗台。然而,昨天还阴云密布,而此时却艳阳高照,原来台风又绕道折回上海方向。我立刻向朋友圈里发了张黄山傻晴的照片和一条短信“好大的太阳,云雀(台风)来黄山忘记登录密码了”。一个战友回复我说:“(台风)考虑到有当兵的同志在,绕道了”。
导游说,上山前半程没有什么好的景致,加上行程比较紧,大家将坐缆车到半山腰,然后步行到光明顶。
进入缆车候车通道一看,没得命,排队的人挤得满满登登,咋这么多人呢?导游乐了,咋这么多人?你不想想世界上有几个黄山?现在可是旅游旺季呀。我一看,还真有不少外国友人凑热闹。
外围候车区没有空调,只有风扇,根本无济于事。只有女同事们定当,或墨镜撑着,或旅游帽戴着,或衣服把头裹得严严实实的。有同事把一位“武装”得比较齐全的女同事的照片传到群里,并配了一条短信“有一个女特务”,随后便跟出一条消息“列宁在1917”,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好容易坐上缆车,随着缆车不断上升、前行,前瞻天蓝山翠,俯瞰松海如油,美得让人难以自持,只有一个劲地按动自拍杆的快门,贪婪地、尽可能地把这些美景装进自己的相册。
下得缆车,时晴时雾。我背着行囊,带着墨镜,拄着拐杖随团前行。一路上,山风凉爽、气温怡人,盘山步道两旁,时而松树林立,时而翠竹夹道,时而奇石在前,时而松鼠嬉戏,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光明顶,大家开始野地午餐。
食品是昨晚就发下来的,有荤有素、有主有副,我还自带了老婆从“一米菜园”里收获的小西红柿与大家分享。
在光明顶只有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在气象台等几处浏览留影,然后前往玉屏楼看迎客松。由于和导游走散了,可能好多好景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只看到了孔雀开屏、鲤鱼越龙门,至于课本上所说的“飞来石、猴子观海、仙人晒靴、武松打虎、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十八罗汉朝南海、童子拜观音”等黄山奇石都没看到或视而不见。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据说树龄至少已有800年,是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我正准备去拍迎客松,那边喊要在玉屏楼拍集体合影。拍完合影,导游说,腿脚不行、体力不支的和他们一起坐缆车下山,决定徒步下山的登记好了一起走,到慈光阁乘公交车转乘神龙旅游大巴。
我跟导游说要拍迎客松然后随团走下山,导游让我快去,但回来的时候,导游说下山的已经走了,让我快追。我就像一个落伍的士兵一样向山下赶去。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仗着平时经常锻炼,体能尚可,不一会便赶上两个女同事,然后在距慈光阁还有一、两公里的时候终于追上了以潘书记为首的“小股部队”,说前面还有一批可能已经到慈光阁了。
由于一直在赶路,所以下山的时候没有一点心情看风景,现在想来着实有点可惜。
赶上潘书记的时候,我也累得不行了。上山前,我带四瓶水,个个都说嫌多,这个时候,连一口水都没了,这时同事递来一片西瓜,说是潘书记请的,我一边大口吞、一边嘟囔“谢谢潘书记,也谢谢你”,真是又解馋、又解渴,加上重新回到自家同事中间,心里一下子踏实多了。
离开黄山,我们的大巴驶向黟县住宿。黟这个字很特别,资料显示,黄山原名黟山。别了黟山去黟县,真有意思。
六
第三天一早,我们乘车前往黟县宏村。路上导游介绍道,宏村是以徽派建筑为特色的古村落,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有的同志感叹,黄山这里的景点真多啊,处处山美水美,哪像我们盐城,连个像样土包都找不到。话音未落,其他同志立就刻反驳道,盐城哪里差了,鱼米之乡、鹤舞鹿鸣、古盐文化、湿地之都啊。
大家走下空调汽车,一股热烈的气氛随着热浪扑面而来。古树下的宏村门楼青瓦飞檐、古朴大方,在蓝天、白云、骄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门楼下方等待检票的人们导游们招呼着各自带的团员,让大家一个接一个跟紧了别落下。我们依次侧身挤进检票口,眼前出现一个湖塘,中间一座石桥古色古香、透着灵气,桥上行人缓慢向前移动。湖面上碧水映着蓝天,靠岸处荷叶碧绿翡翠,粉色的莲花白里透着微红,北岸的民居古色古香,岸上垂柳古树成荫,南岸、路边采风写生的艺校学生、艺培中心孩童一个挨着一个,自成一道风景。
导游说,眼前的南湖被当地人称作“牛肚”。说宏村始祖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后人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
我们缓步上桥。导游一再招呼我们,桥上拥挤不要拍照,多少人手机被挤落水里造成损失无法挽回,但还是有胆大的,耳边不时传来快门的咔嚓声。
离开南湖,我们首先来到南湖书院。这是一所具有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古书院。起初是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后人将依湖六院合并重建,取名文家塾,亦名南湖书院。在这里,我们穿越历史,和古代先贤一起听文讲学、读书诵经、膜拜圣人、启蒙智慧,接受古老文明的熏陶。
其后我们游览了汪氏宗祠,见证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世代变迁,见识了大门两侧被叫做“门当”的石鼓,也见识了门楣上支撑“汪氏宗祠”匾额的四根被叫做“户对”的圆木头,增长了许多民俗方面的知识。我们还对穿村过户的“牛肠”水道产生了兴趣,亲眼看到了当地小姑娘在家门口的水道里涣洗衣服,领略到了最古老“自来水”的神奇。
一路上,光顾着游山玩水了,大家没怎么买东西,宏村逛完来到村口,购买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大包小包地扫货,有茶叶、有糕点、有饰品,好像不要钱似的,拎得那个欢哪,连我这手紧的人也买了诸如黄山烧饼、黄山毛豆腐乳、黄山特色酱干等一大包东西。
不过买茶的同事下午就后悔了,因为。下午,我们到了一个叫“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的买茶的绝好地方。
七
茶博物馆坐落于钟灵毓秀的徽州山脉脚下的谢裕大茶博园内,是一个以茶为载体,具有旅游、休闲和度假等功能的精品徽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全方位茶文化体验区。
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徽茶悠久历史,领略茶道古老文化,纵观徽茶发展脉络,感叹徽茶的盛世辉煌。
接着,我们来到品茶厅落座,听讲解员介绍茶品的保管常识,简介黄山名茶的门类特色。语间,服务员给大家当场演示毛峰、红茶、菊花茶沏泡技法,然后一一端给大家品尝,让大家感受一片鲜叶到一杯茶的蜕变。不等讲完,有的就迫不及待地订上货了,忙得工作人员喜笑颜开,直夸盐城神龙的游客太有眼光了。
按照讲解所说,我嗓子不好,便买了菊花茶和枇杷蜜,考虑到老婆冬天容易手裂,我还买了茶籽精油。当然,我买的这点拿别的同事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不足挂齿。在宏村买茶的同事本就是饮茶爱好,哪肯放过这么好机会,当然是又将上等的好茶收入囊中。等上了车后,一个同事发现自己买的茶没有别人买的品级高,尽管价钱比别人便宜,还是大呼可惜,怪讲解员没给自己拿最好、最贵的茶品。
八
离开黄山地区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前往黄山市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1938年4月5日至5月5日,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在岩寺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军部设立在金家大院,岩寺新四军军部遂成为新四军五处重要旧址之一。
我们在项英手书前住足,在军部领导群雕前沉思,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的盐阜老区的传人,感到格外亲切。
结束语
短暂的三天,行程充实、活动丰富、感受深刻。为组织好这次活动,集团党政工领导高度重视,资金拨付、线路优选、人员编组、工作安排、安全管理,多方面进行了周密谋划,取得了活动的圆满成功,极大激发了员工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古老文明的自豪,使我们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大家表示要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用汗水去创造美好、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