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之窗/ News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客运之窗 > 列表
做和企业的风险相匹配的安全标准化体系
——观安全专家访谈,听旅行社副总刘德军解读
来源:江苏神龙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

  取消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之后,不少人存有疑问: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不是也要取消?很多企业俨然解放了一样。近日,“磐石安全”微信公众号“安全专家系列访谈”栏目中,安全专家潘国军在接受访谈时表示 ,这是很危险的。
  为了加深对专家解读的理解和认识,笔者约访了旅行社副总经理刘德军。
  刘德军说,安全专家潘国军老师的这个访谈我看了好几遍,启发很深。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法定的要求,在《安全生产法》当中,包括各个省的安全生产条例,包括主体责任规定,都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了要求。
  在《安全生产法》的第一章总则当中的第四条,就明确了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在第二章的第二十一条,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履行的职责,当中的第一款,就是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也就是说,《安全生产法》明文规定了,企业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但从法律的角度,没有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必须要组织评审。所以这一点,我们国家从政策的角度,要求对这项工作进行暂停。这里边肯定有背后的一些原因,最重要的应该是企业和评审机构把经给念歪了。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进行系统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一个管理标准,不是技术标准。管理一定和企业自身的组织架构规模、管理的经验和习惯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果一旦要组织评审,由于我们专家的认识问题,或者专家整体的对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的问题,就很容易导致一刀切。管理的一刀切肯定会造假,就成为形式化。
  刘德军继续说,原因找到了,安全标准化评审停但安全标准化建设不能停的共识形成了,企业该怎样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呢?
  我们企业要认识到,安全管理它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安全不能做成了孤家寡人,一定要放到企业管理的一些原理、原则当中,包括我们一些积累、一些经验、一些成果,放到这范围去做安全才能成功。不为安全做安全,不为标准化而做标准化,不为达标而做标准化。我们对安全标准化的认知,要一如既往地把安全标准化做成企业自己的管理体系。评审暂停了,我们就不用去迎合外部的要求,我们要做和自己的风险相匹配的安全标准化体系,让它发挥应有的效果。
  笔者问:做安全标准化就不出事故了吗?有的企业搞过标准化了,不也发生事故了吗?那搞标准化还有什么用呢?
  刘德军笑答,企业搞安全标准化,从13个要素,后来改成了8大要素,基本上囊括了我们对安全的管理要求,企业发生事故之后,我们会倒推发现在安全标准化要素的理解和有效性方面出了怎样的问题。你的问题是一种只看表象的形而上学,你的怀疑, 逻辑是不对的。有道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念破喉咙也枉然。”
  不要对安全标准化本身它的系统性进行怀疑。我们国家从2003年到2004年左右,开始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到2005年基本全面推开,这么多年来,客观上讲,安全标准化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能是在我们对评审的管理方式上出了问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理解正面,就是要让企业更加从容的去干属于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外部的要求。避开这些坑,做和自己的风险相匹配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好处是持续久远的。(吉伴)


收藏此页】 【  打印